结合2025年以来的楼市成交数据及政策影响来看,当前楼市核心城市成交维持一定规模,根据中指数据,今年1-10月,重点30城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微增0.6%,其中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5%,成为市场交易主力,占比已接近65%。
各线城市来看,一线城市韧性突出,前10月一线城市二手房累计同比增长10%,深圳涨幅近20%;核心二线城市表现较好,成都前10月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增长12%。
展望2026年,市场整体或将延续调整态势,市场分化也将持续加剧,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仍会保持相对韧性。成交价是市场预期的核心指标,价格止跌能打破购房者“买跌不买涨”的心理,增强居民置业意愿,同时也能提振房企的投资信心,促使房企加大合规项目的投入,推动土地市场同步回暖,形成“成交量-成交价-土地市场”的良性传导。
二手房市场表现优于新房,是价格(性价比更高且交易成本更低)、风险(现房属性规避风险且适配刚需)、配套(配套成熟契合实际居住需求)等多方面优势叠加政策红利的结果;而新房市场要实现止跌,则需从优化政策支持、降低购房成本、优化供给结构等多个维度发力,修复市场信心、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未来楼市止跌回稳将朝着城市与板块的结构性分化持续深化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与增量并重转型、供需逐步匹配的方向迈进,这一过程需要政策、市场、企业等多方面的催化因素形成合力。核心城市及优质板块将成为止跌回稳的主力,北上广深、成都、杭州等核心城市,因其人口虹吸能力强、产业基础扎实,刚需和改善需求韧性足,会率先进入企稳通道。
而三四线城市将继续去库存,部分人口持续外流的城市可能进一步调整,甚至将闲置新房转化为保障房、人才房来平衡供需。同时板块分化也会凸显,核心地段、配套成熟的板块先企稳,远郊、配套滞后的板块调整周期相对更长。
楼市进入存量盘活与增量提质并行的阶段,未来城市更新会加速推进,老旧小区改造、城中村改造等将释放大量住房改造和置换需求,二手房市场的流通也会更加顺畅,与新房市场形成置换链条。(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 曹晶晶)


